租車發生車禍被告傷害罪,我該怎麼辦?

遊客租車發生意外,對方要求傷害罪,如何解決

AI 答覆

壹、案件摘要

本案涉及遊客租車期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受傷,對方主張提告過失傷害罪。本案核心爭點在於租車駕駛之刑事責任、民事賠償責任,以及如何透過和解機制妥善處理糾紛。


貳、法律分析

一、刑事責任部分

(一) 過失傷害罪之成立要件

依據刑法第284條規定:「因過失傷害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過失傷害罪之成立應具備以下要件:

  1. 過失行為:駕駛人因疏忽注意義務(如超速、闖紅燈、未注意路況等)
  2. 傷害結果:造成他人身體或健康受損
  3. 因果關係:過失行為與傷害結果間有相當因果關係

本案若經車禍鑑定確認租車駕駛對事故發生有過失責任,應可能成立過失傷害罪。

(二) 告訴乃論之特性

過失傷害罪屬於告訴乃論罪,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38條規定:「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撤回告訴之人,不得再行告訴。」

此特性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 被害人須於知悉犯罪後6個月內向地檢署提出告訴
  • 被害人有權撤回告訴
  • 撤告後檢警即停止追訴程序

此特性使得和解撤告成為解決本案之重要途徑。

(三) 緩起訴處分之可能性

本案若無法於偵查中達成和解,檢察官仍可能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1規定,考量被告所犯為最輕本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及公共利益之維護,認以緩起訴為適當者,得定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之緩起訴期間為緩起訴處分。

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時,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2規定,得命被告於一定期間內遵守或履行下列事項:

  • 向被害人道歉
  • 立悔過書
  • 向被害人支付相當數額之財產或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
  • 向公庫支付一定金額
  • 提供義務勞務
  • 完成戒癮治療、精神治療、心理輔導或其他適當之處遇措施

(四) 緩刑之可能性

若本案進入審判程序,依據刑法第74條規定:「受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認以暫不執行為適當者,得宣告二年以上五年以下之緩刑,其期間自裁判確定之日起算:一、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二、前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執行完畢或赦免後,五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

本案若被告符合上述條件,且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應可能獲得緩刑宣告。


二、民事賠償責任部分

(一)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本案租車駕駛若對車禍發生有過失,應可能構成侵權行為,需負擔損害賠償責任。賠償項目應包含:

  1. 醫療費用:醫藥費、住院費、手術費、復健費、看護費等
  2. 工作損失:因受傷無法工作之薪資損失
  3. 財物損害:對方車輛維修費、其他財物損失
  4. 精神慰撫金:精神損害賠償(金額視傷勢嚴重程度而定)

(二) 租車公司之責任

原則上,租車公司僅提供車輛,對於承租人駕駛過失造成之事故不負連帶賠償責任。但若有以下情形,租車公司可能需負責:

  • 將車輛出租給無駕照者
  • 車輛本身有瑕疵且未告知

本案若承租人具備合法駕照且車輛無瑕疵,租車公司應無需負責。

(三) 消滅時效

依據民法第129條規定,消滅時效因請求、承認、起訴等事由而中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時效為2年,當事人應注意時效問題。


三、保險理賠部分

(一)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租賃車輛應投保強制險,被害人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 傷害醫療費用:每人最高20萬元
  • 失能給付:依失能等級給付,最高200萬元
  • 死亡給付:每人200萬元

保險公司應於申請後合理期間內給付保險金。

(二) 任意第三人責任險

若租車時有加保第三人責任險,可補足強制險不足之部分,建議確認:

  • 保險額度
  • 理賠範圍
  • 是否涵蓋精神賠償

四、附帶民事訴訟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491條規定,民事訴訟法關於和解、訴訟撤回等事項之規定,於附帶民事訴訟準用之。被害人可於刑事訴訟程序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


參、處理建議

一、立即處理事項

(一) 蒐集證據資料

  1. 警方文件

    • 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
    • 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
    • 現場照片、行車紀錄器影像
  2. 醫療證明

    • 診斷證明書
    • 醫療費用收據
    • 就醫交通費用單據
  3. 保險資料

    • 租車契約
    • 保險單內容
    • 強制險及任意險保額

(二) 申請車禍鑑定

建議向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申請鑑定,釐清肇事責任比例,作為後續和解或訴訟之依據。


二、和解協商策略

(一) 和解前準備

  1. 評估賠償金額

    • 醫療費用(檢附單據)
    • 工作損失(薪資證明)
    • 精神賠償(參考判例)
    • 扣除強制險可理賠金額
  2. 確認保險理賠

    • 通知保險公司
    • 了解理賠範圍及額度
    • 必要時請保險公司派員參與和解

(二) 和解地點選擇

建議選擇警察局調解委員會作為和解地點:

  • 環境相對安全
  • 可提供制式和解書
  • 和解成立可協助銷案
  • 避免私下談判之風險

(三) 和解書必要條款

和解書應包含以下重要內容:

  1. 撤告條款

    「乙方(被害人)同意於收受和解金後,立即撤回刑事告訴, 並放棄一切民事、刑事訴追權利。」

    建議同時請對方簽立**撤告狀**備用。
    
    
  2. 賠償範圍

    「甲方(肇事者)同意給付乙方新台幣○○元整,
    作為本次車禍所生之醫療費用、工作損失、精神賠償等
    一切損害之賠償,雙方同意就本次事故不再為任何請求。」
    
  3. 給付方式

    「甲方於簽約時一次給付/分○期給付,每期○○元,
    於每月○日前匯入乙方帳戶(戶名:○○○,帳號:○○○),
    經乙方收訖無誤。」
    

    若分期付款,建議請對方簽立本票

  4. 雙方資料

    • 姓名、身分證字號
    • 聯絡電話、地址
    • 雙方簽名蓋章
    • 和解書一式兩份(或三份)

(四) 和解談判技巧

  1. 心態調整

    • 保持冷靜理性
    • 展現和解誠意
    • 避免情緒化言語
  2. 談判策略

    • 事先設定底線金額
    • 預留讓步空間
    • 技巧性漸進讓步
    • 堅守基本權益
  3. 注意事項

    • 可攜帶懂法律之親友陪同
    • 聚焦案件與和解條件
    • 避免不必要之爭執

三、和解不成之替代方案

(一) 申請調解

若私下和解不成,可向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 由公正第三方協助談判
  • 調解成立具有執行力
  • 費用低廉且程序簡便

(二) 刑事告訴因應

若對方堅持提告:

  1. 配合偵查:出席檢察官訊問,說明案情
  2. 持續溝通:偵查中仍可嘗試和解
  3. 爭取緩起訴:若和解成立,可請求檢察官給予緩起訴處分

(三) 民事訴訟準備

若無法達成和解,應注意:

  • 訴訟時效:民事賠償請求權為2年
  • 舉證責任:準備相關證據資料
  • 強制調解:法院會先安排調解程序

四、時效提醒

(一) 刑事告訴期限

  • 過失傷害罪告訴期限:6個月(自知悉犯罪時起算)
  • 建議把握此期間積極和解

(二) 民事請求時效

  •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2年
  • 若和解不成,應於時效內提起民事訴訟

肆、結論

一、優先處理順序

  1. 立即蒐集證據:警方文件、醫療證明、保險資料
  2. 通知保險公司:確認理賠範圍及額度
  3. 申請車禍鑑定:釐清肇事責任
  4. 積極協商和解:把握6個月告訴期限
  5. 撰寫完整和解書:確保撤告及免責條款

二、和解金額建議

考量本案涉及租車遊客發生交通事故,建議賠償金額應包含:

  • 實際醫療支出(憑單據)
  • 合理工作損失
  • 適當精神賠償
  • 扣除強制險理賠部分

並在和解書中明確註明「和解金額是否包含強制險」。

三、風險提醒

  1. 避免口頭和解:務必簽立書面和解書
  2. 確保撤告條款:預先取得撤告狀
  3. 注意給付方式:現金給付應註明「收訖」
  4. 保留完整資料:和解書、匯款證明等

四、專業協助建議

考量本案涉及刑事、民事及保險理賠等複雜問題,建議:

  • 諮詢車禍律師:評估案件走向及和解金額
  • 委任律師陪同:參與和解談判,保障權益
  • 必要時尋求法律扶助:若經濟困難可申請法律扶助

本意見書僅供參考,實際處理仍應視個案具體情況調整。建議儘速尋求專業律師協助,以維護自身權益。

icon_help

您對本案件還有其他疑問嗎?

您可以:

  1. 點擊下方「複製本頁連結」按鈕

  2. 加入法速答的官方LINE帳號

  3. 將連結傳送給我們,即可免費與法速答的專業法務進行諮詢!

步驟1

已複製連結

請加入法速答的官方LINE帳號,並將連結傳送給法務人員進行免費諮詢!

重要聲明:僅供參考,非法律意見

本平台由AI提供的法律回答經專業律師優化,旨在為您提供快速的法律參考。然而,回答內容可能仍存有誤差,並不具法律效力。若您需要具體的法律服務或專業意見,請加入FastLaw法速答的 LINE 官方帳號 (ID: @361yejxh),讓律師團隊提供進一步協助,以確保您的權益得到完善保障。

logo

FastLaw法速答 - 您的線上法律諮詢平台,提供經由律師優化的AI回覆,即時解答各種法律問題。無論民事、刑事或家事案件,讓您快速掌握法律基礎觀念,並可進一步和律師團隊進行詳細諮詢。我們提供專業、準確、且值得信賴的法律知識支援。

© 喆律法律事務所 All Rights Reserved.

02-7755-1985

service@zhelu.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8樓之1

使用者協議
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