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關係與勞動法

職業災害賠償怎麼算?律師解析賠償標準與項目

本文將由專業律師角度出發,詳細解析台灣職災賠償的標準與項目。無論您是受傷勞工、企業雇主或人資專員,了解這些賠償機制都能幫助您在職災發生時,合理保障自身權益。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2025-08-18

職業災害賠償怎麼算?律師解析賠償標準與項目

一、認識職業災害與相關法規

(一)職業災害的定義與範圍

職業災害是指勞工在工作場所或執行工作任務時所發生的意外事故,或因工作環境導致的職業疾病。根據現行法規,職業災害的認定範圍相當廣泛,包括:

工作場所的意外事故(如機械操作傷害、墜落等)、上下班通勤途中的交通事故,以及長期接觸有害物質導致的職業疾病。這些情況都受到法律保護,受災勞工可依法獲得相應賠償,確保人身安全與基本權益。

(二)台灣職業災害保護法規概述

台灣的職業災害保護法規主要包括「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和「勞動基準法」。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提供基本保障,涵蓋醫療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和死亡給付等多項保障。

勞動基準法第59條明確規定了雇主對職災勞工的補償責任,包括醫療費用補償、工資補償、失能補償和死亡補償。這些法規構成了台灣完善的職業災害保護體系。

此外,勞工保險是台灣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為勞工提供全面的保險保障。當勞工不幸遭遇職業傷害或罹患職業病時,可獲得相應補償,保障基本生活和醫療需求。了解這些法規對於勞工維護自身權益至關重要。 台灣職業災害保護法規

二、職業災害賠償項目與計算方式

工傷事故後的賠償計算涉及多層面因素,包括勞保給付、雇主責任及可能的民事賠償。了解這些賠償項目及其計算標準,對於確保受災勞工權益至關重要。在台灣,職災理賠制度設計完善,但計算方式複雜,需要仔細釐清各項給付內容及其適用條件。

(一)勞保職災給付種類

勞工保險提供的職災給付主要分為四大類:醫療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和死亡給付。醫療給付涵蓋因工傷事故所需的門診、住院及手術等必要醫療費用。

傷病給付則是勞工因職災無法工作期間的生活保障,提供經濟支持直到康復或情況穩定。失能給付針對職災造成的永久性損傷提供補償,而死亡給付則是為遺屬提供經濟支援。

(二)薪資補償計算標準

依據勞動基準法規定,雇主應在勞工療養期間按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傷病給付的計算標準以勞工的平均月投保薪資為基礎,給付金額為平均月投保薪資的70%,最長可領取兩年。

若勞工醫療期間超過兩年仍未痊癒,雇主可選擇一次給付40個月平均工資,即可免除後續補償責任。這項規定旨在平衡勞工權益與雇主負擔,確保職災理賠制度的可持續性。

(三)醫療費用與殘障給付

醫療費用補償包含所有因職災所需的必要醫療支出,無論是健保給付範圍內或外的費用。殘障給付則依據失能等級,按平均工資給予一次性補償。

失能等級從第一級到第十五級不等。例如,第七級失能可獲得440日的平均日工資的補償,而第一級(最嚴重)則可獲得1200日日的平均日工資。這種分級制度確保補償金額與傷害程度成正比。

(四)死亡賠償與撫卹金計算

當工傷事故不幸導致勞工死亡,賠償包括喪葬費用和死亡補償金兩部分。喪葬費用為5個月平均工資,提供給辦理喪事的人。

死亡補償金則為40個月平均工資,由死者遺屬依法定順序領取:配偶及子女、父母、祖父母、孫子女、兄弟姊妹。若無上述親屬,雇主仍需給付喪葬費用,但可免除死亡補償金。此外,若勞工已領取失能給付,死亡補償金應扣除已領取的失能給付金額。

三、保障您的職業災害賠償權益

發生職業災害後,立即採取正確行動是保障賠償權益的關鍵。第一步是向雇主報告並就醫,同時保留所有醫療紀錄和相關證據,這些都是申請職業災害賠償的重要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您離職,賠償權益仍然存在。依勞動基準法第61條規定,職業災害補償權利不因離職而消失。若離職後因同一職災需要醫療,只要能證明是勞動契約期間內發生事故的延續,雇主仍須負責補償。

申請職業災害賠償時,請留意時效性。勞保給付通常需在職災發生後5年內申請,而向雇主請求賠償則適用民法請求權時效。若雇主拒絕賠償或金額有爭議,可向當地勞工局申訴或尋求法律協助。

許多地方政府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協助解決職災賠償問題。加入工會或勞工團體也能獲得更多支援和資源。了解自身權益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是確保獲得合理職業災害賠償的最佳方式。

下一步,您可以這樣做!

1

點擊下方按鈕,加入「法速答」官方帳號

2

送出您的法律問題

3

專業律師團隊將儘速協助您!
主持律師

雷皓明 律師

主持律師

民國100年考取律師資格後,在臺灣、北京、上海、新加坡及香港從事法律實務工作,主要處理公司組織架構、勞僱關係及仲裁程序,執業以來經手超過百間上市、未上市公司之相關爭議。

最新文章

logo

FastLaw法速答 - 您的線上法律諮詢平台,提供經由律師優化的AI回覆,即時解答各種法律問題。無論民事、刑事或家事案件,讓您快速掌握法律基礎觀念,並可進一步和律師團隊進行詳細諮詢。我們提供專業、準確、且值得信賴的法律知識支援。

© 喆律法律事務所 All Rights Reserved.

02-2760-6180

service@zhelu.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8樓之1

使用者協議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