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關係與勞動法

為什麼公司不願意開非自願離職?律師教你如何爭取權利!

在台灣的職場環境中,非自願離職證明常常成為勞資雙方的爭議焦點。許多員工面臨資遣或被迫離職時,發現公司不願意開立相關證明。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複雜的勞工法規考量。公司擔心承擔額外的法律責任,而員工則需要這份證明來保障自身權益。雙方的立場差異,往往導致勞資關係緊張。

雷皓明 律師

雷皓明 律師

2025-08-31

為什麼公司不願意開非自願離職?律師教你如何爭取權利!

非自願離職證明的重要性與法律意義

當勞工面臨非自願離職時,相關證明文件的取得往往成為後續申請各項給付的重要關鍵。這份看似簡單的文件,實際上承載著勞工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使命。

在台灣的勞動法制架構下,非自願離職證明不僅是法定文件,更是勞工獲得社會保障的必要條件。了解其法律意義與實務應用,對每位勞工都至關重要。

(一)什麼是非自願離職證明

根據就業保險法第11條第3項的明確規定,非自願離職是指勞工因為特定原因而被迫離開工作崗位。這些原因包括公司關廠、遷廠、休業、解散或破產宣告等情況。

此外,當雇主依據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13條但書、第14條及第20條規定終止勞動契約時,也屬於非自願離職的範疇。簡單來說,就是勞工並非出於個人意願而離職的情況。

(二)對勞工申請失業給付的關鍵影響

非自願離職證明是申請失業給付的必備文件之一。沒有這份證明,勞工就無法順利申請到應有的經濟補助。

失業給付的申請條件相當嚴格,除了需要符合投保年資等基本要求外,非自願離職的身分認定更是關鍵因素。有了正式的證明文件,勞工才能享受到法律保障的給付期間與金額。

給付金額通常以離職前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給付期間則依據投保年資而定。這些保障措施都建立在非自願離職證明的基礎上。

(三)勞動基準法相關條文規定

勞動基準法第19條明文規定:「勞動契約終止時,勞工如請求發給服務證明書,雇主或其代理人不得拒絕。」這項條文確立了雇主開立證明的法定義務。

當勞工符合非自願離職的條件時,雇主有義務配合開立相關證明文件。拒絕開立證明不僅違反法律規定,更可能面臨相關的法律責任。

這項法律保障讓勞工在面對非自願離職時,能夠有效維護自身權益,確保後續的失業給付申請程序順利進行。

為什麼公司不願意開非自願離職證明的真實原因

企業拒絕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的背後,隱藏著複雜的商業考量和法律風險評估。許多勞工在遭遇公司拒絕時,往往不理解為什麼公司不願意開非自願離職證明。

事實上,公司的拒絕並非無理取鬧,而是基於多重利益考量的策略性決定。了解這些原因,有助於勞工更好地準備談判策略,爭取應有權益。

(一)避免就業保險費率調升的經濟考量

企業最直接的考量就是經濟成本。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會直接影響公司的就業保險費率。當公司大量開立這類證明時,勞保局會將其視為高風險雇主。

就業保險費率的調升機制相當嚴格。根據就業保險法規定,雇主的費率會依據其非自願離職人數比例進行調整。費率可能從基本的0.05%調升至最高0.65%。

這種調升對企業來說是長期負擔。以一家100名員工、平均薪資5萬元的公司為例:

  • 基本費率:每月保費支出約2,500元
  • 最高費率:每月保費支出約32,500元
  • 年度差額:高達36萬元的額外支出

此外,依法開立證明意味著公司必須支付資遣費。這筆費用對中小企業而言,往往是不小的財務壓力。 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對公司的影響

(二)擔心影響企業形象和招募能力

企業形象是公司最重視的無形資產之一。大量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容易被外界解讀為公司經營不善或對員工不友善。

現代求職者在選擇工作時,會透過各種管道了解公司文化。如果企業形象受損,將直接影響優秀人才的加入意願。這種負面影響往往比直接的經濟損失更加深遠。

社群媒體和求職平台的普及,讓企業的人事政策更容易被公開討論。一旦被貼上「愛裁員」的標籤,企業形象的修復將需要更多時間和資源。

許多公司寧願採用其他方式處理人事問題,也不願意承擔形象受損的風險。這種考量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尤其重要。

(三)規避後續勞資爭議和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是為什麼公司不願意開非自願離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開立證明等於承認解僱事實,可能引發更多法律問題。

企業擔心一旦開立證明,員工可能會進一步質疑解僱的合法性。這種情況下,公司可能面臨更複雜的勞資糾紛。

害怕面臨勞工局調查

勞工局會定期檢視企業的非自願離職狀況。當公司開立證明數量異常時,很可能引起主管機關的關注和調查。

調查程序不僅耗時費力,還可能暴露公司其他的人事管理問題。許多企業為了避免這種麻煩,選擇不開立證明。

調查過程中,公司需要提供大量文件和說明。這些行政成本對企業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避免承認不當解僱事實

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在法律上等於承認解僱行為的存在。如果解僱程序有瑕疵,這份證明可能成為員工提起訴訟的有力證據。

許多公司寧願讓員工自行離職,也不願意承擔可能的法律責任。這種做法雖然規避了直接風險,但往往損害了勞工的合法權益。

了解這些原因後,勞工就能更有針對性地準備談判策略,爭取應有的權益保障。

律師教你有效爭取非自願離職權益的實戰策略

面對公司拒絕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時,勞工可以採取多種策略來維護自身權益。首先建議與雇主進行理性溝通,準備相關法條資料支持自己的主張,清楚說明申請失業給付的合理需求。

當內部協商無法達成共識時,勞工可向當地勞動局提出調解申請。這個管道能夠提供中立的第三方協助,讓勞資爭議得到妥善處理。調解過程中,勞工應準備完整的工作證明文件和相關證據。

根據律師建議,勞工還可以直接向工作所在地的縣市政府勞工局申請非自願離職證明。勞工局在查證相關事實後,有權核發離職證明文件,這是保障勞工權益的重要替代方案。

若雇主明顯違反勞動法令,侵害勞工基本權益,除了申訴管道外,勞工也可透過法律途徑尋求救濟。建議在蒐集充分證據後,諮詢專業律師評估案件可行性,選擇最適合的處理方式。

下一步,您可以這樣做!

1

點擊下方按鈕,加入「法速答」官方帳號

2

送出您的法律問題

3

專業律師團隊將儘速協助您!
主持律師

雷皓明 律師

主持律師

民國100年考取律師資格後,在臺灣、北京、上海、新加坡及香港從事法律實務工作,主要處理公司組織架構、勞僱關係及仲裁程序,執業以來經手超過百間上市、未上市公司之相關爭議。

最新文章

懷孕資遣合法嗎?律師帶你解析勞基法保障!
懷孕資遣合法嗎?律師帶你解析勞基法保障!

雷皓明 律師

懷孕資遣合法嗎?律師帶你解析勞基法保障!

迎接新生命是女性生命中最珍貴的時刻。然而,許多職場女性卻在懷孕期間面臨工作上的不公平對待。有些雇主可能會以各種理由進行資遣,讓準媽媽們感到無助和焦慮。好消息是,台灣法律為孕婦被資遣的情況提供了完整的保護機制,性別工作平等法和勞動基準法都明確規範了雇主的責任。

2025-10-16

繼續閱讀

工安意外受傷賠償怎麼申請?律師談其法律觀點與求償範圍!
工安意外受傷賠償怎麼申請?律師談其法律觀點與求償範圍!

雷皓明 律師

工安意外受傷賠償怎麼申請?律師談其法律觀點與求償範圍!

當勞工在職場不幸發生意外受傷時,了解自己的權益和賠償申請程序變得格外重要。工安意外受傷賠償不僅關係到即時的醫療需求,更影響著勞工長期的經濟保障。本文將為您詳細說明賠償申請的完整流程。我們會從法律觀點出發,幫助您了解如何保護自身權益,並明白合理的求償範圍和法律依據。

2025-10-16

繼續閱讀

實習生有特休嗎?律師帶你了解勞基法保障!
實習生有特休嗎?律師帶你了解勞基法保障!

雷皓明 律師

實習生有特休嗎?律師帶你了解勞基法保障!

實習生有特休嗎?這個問題常常讓許多學生感到困惑,很多實習生對自己的勞工權益認知不足,特別是關於特別休假的相關規定。了解勞基法對實習生特休假的規定非常重要。這不僅關係到個人權益,也影響到實習期間的工作安排。本文將詳細說明實習生身分認定、特休假計算方式以及申請流程等重要議題,幫助你全面了解實習生應享有的權益保障。

2025-10-15

繼續閱讀

沒寫離職單不給薪水怎麼辦?律師解析合法性
沒寫離職單不給薪水怎麼辦?律師解析合法性

雷皓明 律師

沒寫離職單不給薪水怎麼辦?律師解析合法性

在台灣職場中,沒寫離職單不給薪水的情況時有所聞,許多員工面對這種不合理對待時,往往不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根據台灣勞動法規,雇主的扣薪行為其實是違法的,即使員工未完成離職手續,雇主也不能任意扣留已提供勞務的薪資報酬。

2025-10-14

繼續閱讀

實習不支薪合法嗎?律師帶你了解勞基法重點!
實習不支薪合法嗎?律師帶你了解勞基法重點!

雷皓明 律師

實習不支薪合法嗎?律師帶你了解勞基法重點!

實習不支薪合法嗎?這個問題比你想像的更複雜,現在有越來越多企業提供實習機會,但薪資待遇卻大不相同。根據台灣勞動法規,無薪實習法律規定其實有明確的界線,勞動部強調,實習生的薪資不能低於法定最低工資,如果雇主違反規定,可能面臨2萬到100萬元的罰鍰。

2025-10-14

繼續閱讀

工讀生不適任可以解雇嗎?律師解析合法依據!
工讀生不適任可以解雇嗎?律師解析合法依據!

雷皓明 律師

工讀生不適任可以解雇嗎?律師解析合法依據!

許多企業主在僱用工讀生時,經常遇到工作表現不佳的困擾,當發現工讀生不適任時,第一個念頭往往是直接解雇。然而,這樣的想法可能讓企業陷入法律風險,工讀生雖然是兼職人員,但同樣受到勞動基準法完整保障,享有與正職員工相同的基本權益,包括不被任意解雇的保護。

2025-10-14

繼續閱讀

logo

FastLaw法速答 - 您的線上法律諮詢平台,提供經由律師優化的AI回覆,即時解答各種法律問題。無論民事、刑事或家事案件,讓您快速掌握法律基礎觀念,並可進一步和律師團隊進行詳細諮詢。我們提供專業、準確、且值得信賴的法律知識支援。

© 喆律法律事務所 All Rights Reserved.

02-2760-6180

service@zhelu.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8樓之1

使用者協議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