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用我名義跟舅媽名義拿毒品,我們會被連累犯法嗎?怎麼自保?

男朋友用我的名義跟我舅媽的名義去跟別人拿毒品,(還有做其他的事情),請問我們要怎麼自保

AI 答覆

壹、案件摘要

當事人之男友疑似冒用當事人及其舅媽之名義向他人取得毒品,並可能涉及其他不法行為。當事人及其舅媽均未實際參與該等行為,現尋求法律保護措施。

貳、法律分析

一、刑事責任部分

(一)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相關責任

  1. 冒名取得毒品之法律效果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規定:「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刑者,得併科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罰金。製造、運輸、販賣第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金。」若男友向他人取得毒品之行為涉及運輸或持有,應屬該條規範範疇。

另依同條例第11條規定:「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若男友實際持有毒品,應成立持有毒品罪。

本案中,若男友冒用當事人及舅媽名義取得毒品,實際行為人為男友本人。當事人及舅媽若未實際參與、不知情且未授權,原則上應不構成共同正犯或幫助犯。惟若無法證明係遭冒名,可能被誤認為共犯,需積極提出證據證明未參與該等行為。

  1. 供出毒品來源之減免刑責規定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規定:「犯第四條至第八條、第十條或第十一條之罪,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若當事人配合調查並提供男友犯罪資訊,可能有助於釐清案情。

(二)刑法相關責任

  1. 詐欺罪

男友冒用他人名義之行為,可能構成刑法第339條詐欺罪。該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當事人及舅媽為被害人,非行為人。

  1. 偽造文書相關罪責

若涉及偽造簽名、身分證件等情形,男友可能涉犯刑法第210條偽造變造私文書罪:「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第217條偽造署押罪:「偽造印章、印文或署押,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證人拒絕證言權

依刑事訴訟法第181條規定:「證人恐因陳述致自己或與其有前條第一項關係之人受刑事追訴或處罰者,得拒絕證言。」若當事人擔心陳述內容可能對自己不利,於偵查或審判程序中得行使此項權利。惟建議在律師協助下審慎評估,因完全緘默可能影響證明清白之機會。

二、民事責任部分

(一)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依民法第184條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

若因男友冒名行為導致當事人或舅媽受有損害(如名譽受損、遭債權人追索、精神痛苦等),應得依此規定請求損害賠償。

(二)共同侵權行為

依民法第185條規定:「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若有其他共犯參與冒名行為,當事人得向全體加害人請求連帶賠償。

(三)非財產上損害賠償

依民法第195條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本案中,當事人及舅媽之名譽、信用可能因遭冒名涉及毒品案件而受損,若情節重大,應得請求精神慰撫金及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三、行政責任部分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1條規定:「第三級、第四級毒品及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無正當理由,不得擅自持有。無正當理由持有或施用第三級或第四級毒品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應限期令其接受四小時以上八小時以下之毒品危害講習。」若涉及第三、四級毒品,除刑事責任外,尚有行政罰鍰及講習義務。惟本案當事人未實際持有,應不適用此規定。

參、處理建議

一、立即性措施

(一)蒐集證據證明未參與

  1. 通訊紀錄保存
  • 立即備份與男友之所有對話紀錄(LINE、Facebook Messenger、簡訊、通話紀錄等)
  • 若有男友承認冒名或討論相關犯行之對話,應立即截圖並備份至雲端或多個裝置
  • 保留完整對話脈絡,避免斷章取義
  1. 時間證明整理
  • 整理案發時間之不在場證明,包括: (1)工作紀錄(打卡紀錄、排班表、工作日誌) (2)監視器畫面(住處、工作場所、公共場所) (3)信用卡或電子支付消費紀錄 (4)社群媒體打卡或發文紀錄 (5)交通票證使用紀錄(悠遊卡、高鐵票等)
  • 製作時間軸對照表,證明當時並未在取得毒品之現場
  1. 人證尋找
  • 尋找可證明未參與之證人(親友、同事、鄰居等)
  • 請證人提供書面證明或願意作證之意願書
  • 記錄證人聯絡方式,以利後續調查時聯繫

(二)與男友劃清界線

  1. 立即終止關係
  • 建議立即與該男友分手,避免繼續受其牽連
  • 以書面方式(如LINE訊息)明確告知分手,並保留紀錄
  • 避免再有任何金錢往來或共同行為
  • 若同居應儘速搬離,並保留搬離證明
  1. 發送存證信函

建議以存證信函方式向男友表達以下內容:

  • 聲明從未授權男友使用自己名義從事任何不法行為
  • 要求男友立即停止冒用名義之行為
  • 保留對男友提出刑事告訴及民事求償之權利
  • 副本可寄送相關機關(如警察局)作為證明

(三)個人資料保護措施

  1. 證件管理
  • 若身分證、健保卡、駕照等證件曾交由男友保管或可能遭其取得,應立即: (1)向戶政事務所申請身分證掛失補發 (2)向健保署申請健保卡掛失補發 (3)向監理站申請駕照掛失補發
  • 向各發證機關說明遭冒用情形,並留存書面紀錄
  1. 信用監控
  • 向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申請個人信用報告
  • 確認是否有遭冒名借貸、申辦信用卡等情形
  • 若發現異常,立即向金融機構提出異議
  1. 通訊安全
  • 更換手機門號(若男友知悉)
  • 變更所有社群媒體及電子郵件密碼
  • 檢視手機是否有不明應用程式(可能為監控軟體)

二、主動報案措施

(一)向警方報案之重要性

主動報案具有以下優點:

  1. 展現清白立場,證明未參與犯行
  2. 避免日後被動遭查獲時難以辯解
  3. 可對男友提出刑事告訴(詐欺、偽造文書等)
  4. 建立官方紀錄,有利後續訴訟
  5. 符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供出毒品來源之規定,若因此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可能減輕或免除刑責(雖當事人本身未涉案,但此舉可展現配合態度)

(二)報案準備事項

  1. 報案前準備
  • 整理所有相關證據(通訊紀錄、不在場證明等)
  • 撰寫事件經過說明書,包括: (1)與男友認識經過及交往期間 (2)發現遭冒名之時間及方式 (3)男友可能涉及之具體犯行 (4)自己完全不知情且未參與之說明
  • 準備身分證明文件
  1. 報案內容

向警方說明以下事項:

  • 遭男友冒用名義取得毒品之事實
  • 自己及舅媽完全不知情且未參與
  • 提供相關證據供警方調查
  • 表明願意配合調查之態度
  • 對男友提出詐欺、偽造文書等刑事告訴
  1. 報案地點選擇
  • 可向住所地、犯罪地或男友住所地之警察局報案
  • 建議選擇較熟悉之轄區,或請親友陪同

(三)委任律師陪同

強烈建議委任刑事辯護律師陪同報案及後續偵查程序,律師可協助:

  1. 審視證據完整性,避免遺漏重要事項
  2. 協助撰寫書狀及法律文件
  3. 陪同警詢、偵訊,保障當事人權益
  4. 適時行使緘默權或其他訴訟權利
  5. 與檢察官溝通,說明當事人清白

三、偵查程序因應

(一)若遭傳喚或約談

  1. 保持冷靜應對
  • 收到傳票或通知後,確認傳喚機關、時間、地點及案由
  • 不要驚慌或逃避,應依約到場說明
  • 攜帶身分證件及相關證據
  • 建議由律師陪同
  1. 陳述注意事項
  • 據實陳述,說明遭冒名之經過
  • 不要隱瞞或說謊,以免構成偽證或湮滅證據
  • 僅回答問題,不要主動提供不利資訊
  • 若不清楚或不記得,可明確表示「不清楚」或「不記得」
  • 避免猜測或臆測性陳述
  1. 權利行使
  • 依刑事訴訟法第181條規定,若恐因陳述致自己受刑事追訴或處罰,得拒絕證言
  • 惟建議在律師協助下適度說明,完全緘默可能影響證明清白之機會
  • 可要求調查有利證據(如調閱監視器、通訊紀錄等)
  • 可要求通知證人到場作證

(二)聲請測謊

  1. 測謊之法律地位

依刑事訴訟法第208條規定,測謊屬於鑑定之一種。若警方或檢察官懷疑當事人涉案,當事人可主動聲請測謊,證明清白。

  1. 測謊注意事項
  • 測謊結果僅供參考,非絕對證據
  • 測謊前應充分休息,保持情緒穩定
  • 誠實回答測謊問題
  • 若測謊結果有利,可作為證明清白之輔助證據

(三)偵查中之配合事項

  1. 積極配合調查
  • 依約到場接受詢問
  • 提供完整證據資料
  • 協助警方或檢察官釐清案情
  • 若有新事證,應主動提供
  1. 避免不當行為
  • 不要與男友串證或湮滅證據
  • 不要對證人施壓或威脅
  • 不要逃亡或藏匿
  • 不要再與男友有任何接觸

四、民事求償規劃

(一)求償項目

依民法第184條、第195條規定,可請求之損害賠償包括:

  1. 財產上損害
  • 因遭冒名而支出之費用(如律師費、證件補發費用等)
  • 因名譽受損導致之工作或經濟損失
  • 其他可證明之實際損害
  1. 非財產上損害(精神慰撫金)
  • 因遭冒名涉及毒品案件,名譽、信用受損
  • 精神上受有痛苦、焦慮、恐懼
  • 社會評價降低
  • 金額視具體情節而定,可請求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

(二)求償方式

  1.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 於刑事偵查或審判程序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 優點:免繳裁判費,程序較簡便
  • 缺點:若刑事部分不起訴或無罪,附帶民事訴訟可能被駁回
  1. 獨立民事訴訟
  • 另行向民事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訴訟
  • 優點:不受刑事判決影響
  • 缺點:需繳納裁判費,程序較繁複
  1. 調解或和解
  • 可先嘗試透過調解或和解方式解決
  • 若男友願意賠償並簽立和解書,可節省訴訟時間及費用

(三)求償時效

依民法第197條規定,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有侵權行為時起,逾十年者亦同。建議儘速提出求償,避免罹於時效。

五、預防再犯措施

(一)保護令聲請

若男友有下列行為,可考慮聲請保護令:

  1. 騷擾、威脅或恐嚇
  2. 跟蹤或監視
  3. 強行進入住所或工作場所
  4. 其他妨害自由或安全之行為

保護令可禁止男友接近當事人住所、工作場所或特定場所,違反者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人身安全維護

  1. 居住安全
  • 若與男友同居,應儘速搬離
  • 更換門鎖,加強居家安全設備
  • 告知鄰居或管理員注意可疑人物
  • 避免單獨外出或返家
  1. 通訊安全
  • 封鎖男友所有聯絡方式
  • 設定社群媒體隱私權限
  • 避免在社群媒體公開行蹤
  1. 外出安全
  • 改變日常作息及行動路線
  • 外出時注意是否遭跟蹤
  • 隨身攜帶手機,設定緊急聯絡人
  • 若發現男友出現,立即報警

(三)心理支持

  1. 尋求專業協助
  • 可向各縣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尋求協助
  • 撥打113保護專線諮詢
  • 尋求心理諮商,處理創傷壓力
  1. 親友支持
  • 告知信任之親友事件經過
  • 請親友協助注意安全
  • 避免獨自面對壓力

六、舅媽部分之處理

由於舅媽亦遭冒名,建議採取相同措施:

  1. 協助舅媽蒐集證據證明未參與
  2. 陪同舅媽向警方報案
  3. 協助舅媽辦理證件掛失補發
  4. 若舅媽遭傳喚,建議委任律師陪同
  5. 舅媽亦可對男友提出刑事告訴及民事求償

肆、結論

本案當事人及其舅媽遭男友冒用名義取得毒品,考量毒品案件之嚴重性,若未能及時證明清白,可能面臨遭誤認為共犯之風險。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1條規定,持有或運輸毒品應負刑事責任,惟當事人若能證明係遭冒名且未實際參與,應不構成犯罪。

關於民事責任部分,依民法第184條、第195條規定,當事人因男友冒名行為受有名譽、信用等損害,應得請求損害賠償。

建議立即採取以下行動:

  1. 第一優先:蒐集所有可證明未參與之證據,包括通訊紀錄、不在場證明、人證等
  2. 第二優先:與男友劃清界線,發送存證信函聲明立場,並辦理相關證件掛失補發
  3. 第三優先:主動向警方報案說明遭冒名情形,並對男友提出詐欺、偽造文書等刑事告訴
  4. 第四優先:委任律師協助處理後續法律程序,包括偵查程序之應對及民事求償
  5. 第五優先:採取人身安全保護措施,必要時聲請保護令

在毒品案件中,主動報案、積極配合調查應為最佳自保方式。時間拖延越久,越難證明清白,務必把握時機儘速處理。此外,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規定,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可減輕或免除其刑,雖當事人本身未涉案,但主動提供男友犯罪資訊,可展現配合態度,有利於證明清白。

本意見書係基於當事人提供之資訊所為初步分析,實際法律責任仍需視具體事證而定。建議儘速諮詢專業律師,以獲得更完整之法律協助。若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協助,請隨時與律師聯繫。

icon_help

您對本案件還有其他疑問嗎?

您可以:

  1. 點擊下方「複製本頁連結」按鈕

  2. 加入法速答的官方LINE帳號

  3. 將連結傳送給我們,即可免費與法速答的專業法務進行諮詢!

步驟1

已複製連結

請加入法速答的官方LINE帳號,並將連結傳送給法務人員進行免費諮詢!

重要聲明:僅供參考,非法律意見

本平台由AI提供的法律回答經專業律師優化,旨在為您提供快速的法律參考。然而,回答內容可能仍存有誤差,並不具法律效力。若您需要具體的法律服務或專業意見,請加入FastLaw法速答的 LINE 官方帳號 (ID: @361yejxh),讓律師團隊提供進一步協助,以確保您的權益得到完善保障。

其他人也問了:

網路論壇匿名筆戰會被告公然侮辱罪嗎?怎樣才算犯法?

在公開網路論壇巴哈姆特上 在由B發表的文章之留言區A與B在進行筆戰 該文章對遊戲系統本身提出多種批判 用詞激烈但未侵害任何人僅針對系統批判 A B兩人皆完成手機認證 但沒有實名認證 同時A B皆以化名進行爭論 互相不知對方真實身份 同時A B兩人皆非名人 且此串有五十位網友以上參與討論 總留言數超過400則 筆戰具體脈絡如下: A:恩 對喔 鐵道要重金的時候沒講話 FF14劇情爛的時候沒講話 妮基AI製圖的時候沒講話 楓之谷很爛至今還是吞著沒講話 我來幫你們統整一下玩的遊戲 對一個出一周還沒更新的遊戲如此尖酸刻薄 B:哥們你可能不知道楓之谷專版一直都有人在嘴橘子支持度也都很高但是改變不了什麼 FF14劇情我也是從6.0就開始嘴 那看看他們後來端出了什麼?7.0 B:我自己對遊戲的評價是公平的 我不會因為自己喜歡一款遊戲就無視他有的問題 相反 不就是要正視那些缺點才能知道自己喜歡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嗎 A:你不是前面我講的那兩位跑來插花啥 已讀亂回嗎w B:沒啦我只是想說這件事一直有人在做而已 A:這篇文章標題原本叫做 【【這逼壓力系統乾脆刪了吧】】 昨晚改標題而已 刪掉就不用玩了 根本沒難度 所以嚴格來說高姿態應該是B B:我到底要講幾次 那個標題怎麼能有人看不懂 「這圖畫得這麼差要不乾脆別畫了」重點到底在別畫了還是圖很爛呀 B:啊我甚至內文也沒有提到要他直接砍了 重點不都擺在問題出在哪嗎? A:兩個問題差這麼多 那位啥要改? 現在前後人觀點完全不同 懂? B:改的原因是因為我沒想過有人會看不懂 另外我舉的例子脈絡上是相同的 A:當下如果是現在這個標題 BP並不會這麼多 B:哥們我認為一樣會很多 這點我倒不擔心 C:你們護航的是只能叫別人不爽不要玩喔? 還有別招嗎 A:這邊才不會說不爽別玩 只會說趕快去諮詢 諮詢完再來討論 B:又要諮詢什麼 A:順風又開始講話大聲 也是厲害 所以你的討論還是吵架 B:不是 啊不是你先叫人去諮詢的 到底是誰講話大聲啊 B:你是沒發現你沒講白痴話的話我都好好回你嗎 到底是誰在大聲啊 A:遊戲不是有諮詢嗎? 你到底是想吵架還是? 兄弟 ? B:啊所以我不是問你要諮詢什麼 B:你能不能不要再幻想了了我的天 針對這系統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A:你標題講的系統是甚麼 還是你只是來吵架的? 接著B因為顯示問題沒看到A的上一則訊息 在不回覆A甚至不針對A的狀況下在同一討論串有感而發:我講真的啦 GP或BP我根本無所謂 更不會用這東西判斷順逆風 要我說這議題從一開始就是順風的 因為反方幾乎沒有出現在回覆啊 會嘴都是看到白癡在那邊講屁話才會嘴 好好講的話除了上面有一位我真的很抱歉誤判的 其他哪個我不是正常回的 自己講屁話有點認知 在那邊套人設沒意思啦 B說完這段後才看到A剛剛那則「你標題講的系統是甚麼 還是你只是來吵架的?」並特別對此則訊息進行回覆:不是 你現在到底還有什麼問題 A:不是你再找問題嗎 真的不需要這樣 D:所以你們好了嗎⋯⋯沒必要為了這種東西互嗆 B:我怎麼知道 我沒要吵啊 啊一直有幻想仔覺得我在找他麻煩我能怎樣 A:我看起來像有跟他說啥嗎 他現在就是蝦七八亂爆而已 A最後在沒有標注任何人的狀況下放話:倒是我先說一下 上面嘴的人發言好像沒甚麼自我審查 遇到訟棍可不是很好過 嘴人一時爽 到事後也要很爽才行 事後在該筆戰原文被鎖定後 B主動寄送私人信件給A告知B之原文與留言筆戰皆是為嘗試「在情緒化字眼下表達理據」的文風 筆戰皆是順勢而起並非有意而為 留言區筆戰並非刻意而是他人挑起才應戰 而B之原文內容亦確實僅有言詞偏激 論述仍有道理與邏輯 該私信內容皆不帶任何攻擊性字眼 全文風格柔軟 同時在信中提出自己也是真的好奇對方的立場 A並未對此回應 那麼B在這個情境下容易被起訴嗎?被告公然侮辱的話容易成案嗎?

2025-11-01

查看解答

網路論壇匿名筆戰被指控公然侮辱,沒實名認證會被起訴嗎?

在公開網路論壇巴哈姆特上 A與B在進行筆戰 A B兩人皆完成手機認證 但沒有實名認證 同時A B皆以化名進行爭論 互相不知對方真實身份 同時A B兩人皆非名人 且此串有五十位網友以上參與討論 總留言數超過400則 筆戰具體脈絡如下: A:恩 對喔 鐵道要重金的時候沒講話 FF14劇情爛的時候沒講話 妮基AI製圖的時候沒講話 楓之谷很爛至今還是吞著沒講話 我來幫你們統整一下玩的遊戲 對一個出一周還沒更新的遊戲如此尖酸刻薄 B:哥們你可能不知道楓之谷專版一直都有人在嘴橘子支持度也都很高但是改變不了什麼 FF14劇情我也是從6.0就開始嘴 那看看他們後來端出了什麼?7.0 B:我自己對遊戲的評價是公平的 我不會因為自己喜歡一款遊戲就無視他有的問題 相反 不就是要正視那些缺點才能知道自己喜歡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嗎 A:你不是前面我講的那兩位跑來插花啥 已讀亂回嗎w B:沒啦我只是想說這件事一直有人在做而已 A:這篇文章標題原本叫做 【【這逼壓力系統乾脆刪了吧】】 昨晚改標題而已 刪掉就不用玩了 根本沒難度 所以嚴格來說高姿態應該是B B:我到底要講幾次 那個標題怎麼能有人看不懂 「這圖畫得這麼差要不乾脆別畫了」重點到底在別畫了還是圖很爛呀 B:啊我甚至內文也沒有提到要他直接砍了 重點不都擺在問題出在哪嗎? A:兩個問題差這麼多 那位啥要改? 現在前後人觀點完全不同 懂? B:改的原因是因為我沒想過有人會看不懂 另外我舉的例子脈絡上是相同的 A:當下如果是現在這個標題 BP並不會這麼多 B:哥們我認為一樣會很多 這點我倒不擔心 C:你們護航的是只能叫別人不爽不要玩喔? 還有別招嗎 A:這邊才不會說不爽別玩 只會說趕快去諮詢 諮詢完再來討論 B:又要諮詢什麼 A:順風又開始講話大聲 也是厲害 所以你的討論還是吵架 B:不是 啊不是你先叫人去諮詢的 到底是誰講話大聲啊 B:你是沒發現你沒講白痴話的話我都好好回你嗎 到底是誰在大聲啊 A:遊戲不是有諮詢嗎? 你到底是想吵架還是? 兄弟 ? B:啊所以我不是問你要諮詢什麼 B:你能不能不要再幻想了了我的天 針對這系統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A:你標題講的系統是甚麼 還是你只是來吵架的? 接著B因為顯示問題沒看到A的上一則訊息 在不回覆A甚至不針對A的狀況下在同一討論串有感而發:我講真的啦 GP或BP我根本無所謂 更不會用這東西判斷順逆風 要我說這議題從一開始就是順風的 因為反方幾乎沒有出現在回覆啊 會嘴都是看到白癡在那邊講屁話才會嘴 好好講的話除了上面有一位我真的很抱歉誤判的 其他哪個我不是正常回的 自己講屁話有點認知 在那邊套人設沒意思啦 B說完這段後才看到A剛剛那則「你標題講的系統是甚麼 還是你只是來吵架的?」並特別對此則訊息進行回覆:不是 你現在到底還有什麼問題 A:不是你再找問題嗎 真的不需要這樣 D:所以你們好了嗎⋯⋯沒必要為了這種東西互嗆 B:我怎麼知道 我沒要吵啊 啊一直有幻想仔覺得我在找他麻煩我能怎樣 A:我看起來像有跟他說啥嗎 他現在就是蝦七八亂爆而已 A最後在沒有標注任何人的狀況下放話:倒是我先說一下 上面嘴的人發言好像沒甚麼自我審查 遇到訟棍可不是很好過 嘴人一時爽 到事後也要很爽才行 那麼B在這個情境下容易被起訴嗎?被告公然侮辱的話容易成案嗎?

2025-11-01

查看解答
logo

FastLaw法速答 - 您的線上法律諮詢平台,提供經由律師優化的AI回覆,即時解答各種法律問題。無論民事、刑事或家事案件,讓您快速掌握法律基礎觀念,並可進一步和律師團隊進行詳細諮詢。我們提供專業、準確、且值得信賴的法律知識支援。

© 喆律法律事務所 All Rights Reserved.

02-7755-1985

service@zhelu.tw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8樓之1

使用者協議
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