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聲稱是購買保養品贈送服務, 並且說簽訂的並非是合約, 並且於合約上寫說以產品為主, 與使用年限及次數無關, 這樣算是合約嗎?能否行使解除權
消費者購買保養品並接受業者提供服務,業者聲稱簽訂的不是合約,且在合約上註明「以產品為主,與使用年限及次數無關」。消費者質疑此種交易型態的法律性質及是否可以行使解除權。
依民法第153條第1項規定:「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本案中,雙方就商品及服務內容達成合意並簽名,應已構成契約關係,不因業者片面聲稱「非合約」而改變其法律性質。
依消費者保護法第2條規定,本案消費者以消費為目的購買商品並接受服務,業者則為提供商品或服務之企業經營者,雙方應成立消費關係。
業者在契約中註明「以產品為主,與使用年限及次數無關」之條款,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第1項規定:「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違反誠信原則,對消費者顯失公平者,無效。」該條款可能有限制消費者權益之嫌,應進一步檢視是否符合第12條第2項所列之顯失公平情形。
若本案屬通訊交易或訪問交易,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第1項規定,消費者可於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後七日內,以退回商品或書面通知方式解除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對價。
建議消費者儘速確認交易方式是否屬於通訊交易或訪問交易,以判斷是否適用七日內解除權。
若發現業者於簽約過程中有引人錯誤之表示,可能涉及民法第92條第1項所定之詐欺情形,消費者得考慮主張撤銷意思表示。
建議以存證信函向業者表達解除或撤銷契約之意思,並保留相關交易憑證。
若業者拒絕履行消費者合理要求,可向消保官提出申訴或尋求消費爭議調解。
考量本案消費關係之成立及定型化契約條款可能涉及顯失公平情形,建議消費者應積極主張權益,必要時循消費爭議處理機制尋求救濟。本意見書僅供參考,實際處理仍應視具體情況調整,並諮詢合格律師。
您可以:
點擊下方「複製本頁連結」按鈕
加入法速答的官方LINE帳號
將連結傳送給我們,即可免費與法速答的專業法務進行諮詢!
重要聲明:僅供參考,非法律意見
本平台由AI提供的法律回答經專業律師優化,旨在為您提供快速的法律參考。然而,回答內容可能仍存有誤差,並不具法律效力。若您需要具體的法律服務或專業意見,請加入FastLaw法速答的 LINE 官方帳號 (ID: @361yejxh),讓律師團隊提供進一步協助,以確保您的權益得到完善保障。
FastLaw法速答 - 您的線上法律諮詢平台,提供經由律師優化的AI回覆,即時解答各種法律問題。無論民事、刑事或家事案件,讓您快速掌握法律基礎觀念,並可進一步和律師團隊進行詳細諮詢。我們提供專業、準確、且值得信賴的法律知識支援。
© 喆律法律事務所 All Rights Reserved.